一、基本情况
湖南工商大学是一所院士领衔的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一流大学,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大满贯高校。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秉承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围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依托湘江实验室、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将人工智能、数字治理等融入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速技术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培养了大量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信息技术领域创新人才。
二、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物联网与智能机器人系、计算机基础技术系等4个教学机构;建有实验室管理中心,包括软件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与视觉应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Web开发实验室、操作系统实验室及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等十余个教学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元宇宙研究院、管理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设有党政综合办公室、业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行政管理机构。
三、学科专业
学院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开办了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计算机卓越工程师班,参与开办具身智能机器人院士卓越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建有湖南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新零售虚拟现实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2011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生态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物联网智能感知与分布式协同优化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物联网智能感知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3个、校外实习基地30余个;建设了网络实验平台和OnlineJudge程序设计在线测评系统。
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2011协同创新中心
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人工智能实验室
区块链实验室
物联网实验室
网络工程实验室
四、师资队伍
学院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共74人(不含院外教师),包括专任教师48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博士27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以及多名湖南省“芙蓉学者”青年学者和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7人。学院积极与国内外重点大学及知名企业合作,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和客座教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的需要。
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0余项,在JSAC、IEEE TPAMI\TNNLS\TII、Nano Latters、《中国信息》《软件学报》《电子学报》等重要会议与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湖南省高等教育成果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奖励。
五、专业简介及人才培养成效
(一)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
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采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专业、智能机器人为微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智能化转型升级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数理基础、基本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具备计算机体系结构、应用系统、机器人原理与结构设计、数字化领导力等学科知识,能对计算机与智能机器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与智能机器人相关系统的研发工作,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自2018年开班以来,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在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和高质量就业上屡创佳绩。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国家级金奖银奖、蓝桥杯和湖南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多名学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主持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就业单位包括天津、深圳、东莞税务局等国家机关,深圳大学光明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南大学等高等学府,以及浩鲸云计算、来也科技、麒麟软件等新兴IT企业。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计算机技术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通过湖南省教育厅认定,2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开办了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计算机卓越工程师班。
该专业面向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关键基础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引,秉承协同育人模式,实施工程实践教育,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思维、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够识别AI时代计算机系统中的挑战性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软硬件系统的知识,分析与解决现代计算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跨学科工作能力,在学术研究、工程实践、社会治理、产业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从事计算机相关应用领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近三年来,学生获得程序设计、互联网+创新创业、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奖励100余项,多名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湖南省芙蓉学子和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三)软件工程专业
该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软件工程领域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面向国家软件产业与经济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原则,实施工程教育模式。依托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不断强化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兴应用领域,形成“软件+”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和工具,系统分析和有效解决复杂软件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胜任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技术研发、项目管理、运行维护、市场拓展等岗位,成为软件领域的工程师。
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立项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数十项,毕业生就业指数长期保持学校前列,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字节跳动、腾讯、美团等知名企业就业。
(四)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结合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突出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紧密结合当前和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关键技术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物联网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物联网工程专业技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开发、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物联网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系统开发及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和运维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敏锐市场意识和较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就业,深受欢迎,获得广泛认可。
(五)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合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对机器人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构建自动化、控制类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采用“机器人基础理论、创新性思维、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遵循“智能机器人理论-设计开发-应用竞赛”学习路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机器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卓越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使其成为能够在机器人及智能系统领域胜任科研、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等多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成立以来,在RAI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大赛、 机器人创意大赛等赛事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30多项,省级奖100多项的优异成绩。
END
来源|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 微信公众号